关于血刃争锋的机制,其实很好理解,在每回合只能对目标叠加一次酣斗效果,即使是连击状态下也只能叠加一次,如果在一个敌军身上叠加满3次,就会提高敌军所有武将累计的酣斗次数X11%的普攻伤害,消耗酣斗效果最少33%前提是都需要叠加到一个人身上,最多可以叠加77%,在每个人身上叠加两次为66%最后一次11%触发酣斗,额外效果不可叠加,叠满后不会二次增益酣斗效果,但如果要触发出酣斗也是比较看脸的。
那为什么说马超最适合呢?
在马超不做主将的正常情况下,普攻伤害为100%,加上马超自带战法,槊血纵横108%的群攻伤害(副将群攻伤害54%,两个就是108%),(100%+108%=208%)一次普攻伤害为108%。
在获得血刃争锋后,主目标增加75%,马超的普通伤害为175%,加上189%的群攻伤害,(175%+189%=364%)一次普攻总计364%的普攻伤害,这还没有算上酣斗效果,从这里就能明显的看出,马超搭配血刃和群攻造成的普攻伤害。
但缺点也相当明显!
假如第一目标受到100伤害,其他两个就是60,如果第一目标减伤10,那伤害就是90,其他两个就是54,马超最大的缺点就是伤害不集中,打第一个人越多,分伤就越多,所以运气也是相当重要的,
那还有什么武将适用呢?
那就是太史慈,但是太史慈的效果没有马超来的好,马超分叉攻击仍然是主目标的54%,和没有减伤的太史慈一样,发现马超的分叉攻击受青州兵增伤影响,伤害为主目标的54%*130%,所以马超的群攻不受减伤影响,还受增伤影响,但是太史慈的输出相对稳定,可以放在第二选择。
总结一下
血刃争锋的优点在于增伤与酣斗效果,但是缺点也是在酣斗上,因为不吃群攻无法稳定触发,马超适配是因为他自带战法的增加伤害与群攻,只有马超收益最大,而太史慈与吕布选择突击战法会更好。